“职业教育的发展一直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作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一环,职业教育被寄予率先突破的期望。现如今,职业教育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教育类型,更是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1月23日,省政协委员、黔南开放大学副校长任宗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深化产教融合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一招。作为职教从业者,任宗禹非常关注学校与产业之间的融合。“产教融合的最终目的在于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产业需求,从而更好地服务产业发展。发展职业教育不能闭门造车,必须打开大门办学,紧跟时代步伐,让教育和产业发展双向驱动,实现同频共振。”任宗禹说。
省政协委员、黔南开放大学副校长任宗禹
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任宗禹表示需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校企合作是关键。在推进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学校要主动出击,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新工艺、新技术、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通过这样的合作,学生才能接触到当下最新的真实项目,从而提升自身的实操能力。
其次,教师队伍建设也不容忽视。与其他教育类型相比,职业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更具挑战性,尤其是在经济基础差的地区,缺乏优质的企业资源。因此,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需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具备“双师型”的素质。
职业学校要鼓励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提升实践能力,及时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以便更好地教授学生。与企业深度合作,邀请企业技术骨干进入学校授课,特别是某些紧缺的专业,为学生后续走上就业岗位打基础。
最后,要及时调整课程设置。现如今,技术工艺更新迭代速度加快,只有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才能确保学生学到的知识能直接应用于实际的工作中去。
教育部等部门印发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
任宗禹坦言,产教融合面临着诸多挑战,尤其是部分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因此,需要政府部门、学校、企业、社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推动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为贵州省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潘晓飞
编辑 李娟
二审 刘思博
三审 闵捷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学就创国际"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学就创国际”,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