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毕业之际,常德一项面对高校毕业生的服务“简历门诊部”成功火“出圈”。6月,在湖南应用技术学院的“简历门诊部”,就业指导专家在为该校机械设计制造专业应届毕业生梁豪的简历“把脉问诊”。梁豪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由于经验不足,先后在多家企业应聘均未成功。专家对梁豪的简历在突出亮点、技能展示等方面进行了修改,并为他讲授面试技巧。仅用了3天时间,梁豪就在常德周边县市的一家大型机械加工企业找到了工作。
5月以来,常德人社部门针对部分高校毕业生对填写求职简历不重视、没有经验,不能准确定位自我等实际情况,联合鼎城区人社局及共青团、妇联等单位,主动对接在常高校,在高校、招聘会现场、人力资源市场开设“简历门诊部”,邀请企业人资主管、就业指导专家坐诊,一对一开展就业指导服务,有效提升大学生就业率。
整合资源“建门诊”。组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公共人力资源市场、人力资源协会、企业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深入高校、园区调研座谈。深入分析当前岗位供给、帮扶政策、就业观念等方面实际情况,研究服务举措。一方面,面向在常高校开展“高校毕业生线上就业状况问卷调查”,掌握就业动态,收集意见建议。一方面,选配20名由企业人资主管、人力资源管理师、创业导师组成的“简历问诊”服务团队。同时,精心准备了一批简历模板、就业指导课件、就业岗位信息及政策宣传资料。市区联动、部门联合、校企合作,搭建好“简历门诊”服务平台。
专家把脉 “开药方”。5-7月,分批次组织服务团队专家走进高校“简历门诊部”、高校课堂、招聘会现场、公共人力资源市场“坐诊把脉”。为高校毕业生提供贴近职场的职业指导、职业规划以及就业创业政策咨询服务。“面对面”和他们交流困惑,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明确目标;“手把手”教他们如何写简历、应对面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同时,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查询、简历模板下载和就业创业帮扶政策指导服务,匹配推荐就业技能培训信息、就业及见习岗位。固定“门诊”、课堂“问诊”、流动“门诊”相结合,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把脉开方”。
跟踪服务“送一程”。“简历门诊部”现场会有许多问诊的毕业生留下指导老师的联系方式。团队专家也会及时通过电话、微信和他们继续沟通交流,推荐就业岗位,修改求职简历,进行面试指导,和有需要的毕业生一起到企业参加面试。“简历门诊部”每月召开一次碰头会,分析问题、总结经验,及时将“问诊”服务对象的需求反馈给人力资源机构和公共人力资源市场,通过市场为他们继续提供专业化的就业服务。
截止目前,全市20名就业指导专家共为全市3000多名大学生进行了简历诊断和就业指导,80%以上的毕业生都找到合适的工作。常德今年共有21185名高校毕业生,比去年新增1267人。下阶段,常德人社部门将充分发挥全市公共人力资源市场、职介平台、零工市场、就业超市等各类线上线下平台的作用,全面推进“简历问诊”就业服务活动,广泛宣传、精准匹配、全程跟踪,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高质量就业。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学就创国际"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学就创国际”,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