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零工“小市场”激活就业大民生

经济观察网
2024/01/26

让零工“小市场”激活就业大民生.jpg

零工市场,一头连着用人单位,一头连着零工群体,发挥着就业“稳定器”“蓄水池”的重要作用。前不久,人社部印发《关于加强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服务定位、服务功能、建设布局、运行模式、信息分析、服务要求、能力建设、组织实施等8个方面明确了加强零工市场规范建设的工作重点。这对健全就业服务体系、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拓宽就业渠道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零工“小市场”激活就业大民生。零工市场盘活并对接了供需两端的人力资源,特别是对促进大龄、困难人员和新业态人员就业增收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新需求、新业态、新职业的不断涌现,零工市场日益壮大,为灵活就业人员与用工主体单位提供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高效便捷的就业服务。

目前,山东、山西、深圳等地都已出台支持推进零工市场发展的相关制度举措,立足区域优势、功能定位,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发展的特色零工市场,在灵活就业人员与用工主体单位之间架起了一座“双向奔赴”的就业服务桥梁。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推进零工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为劳动者和用人主体提供“全链条”服务,实现“岗位找人”、供求有效对接;山西建成运行标准化、规范化、公益性的“零工之家”,为灵活就业者提供求职培训平台、候工歇脚驿站、咨询维权后盾等保障;深圳着力推动各区打造具有深圳特色的零工市场,南山区开发“就业帮”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线上灵活用工对接服务,龙华区创新“一站式”公共就业服务新模式,实现招聘、培训双常态化。

加强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完善平台渠道、审核机制、签约流程、便民服务、职业培训、权益维护。《通知》明确提出:“要健全完善以即时快招服务为核心、以技能提升和权益维护服务为支撑的零工市场基本服务”。高效便捷是建设发展零工市场的应有之义。通过建立零工人员和用工主体需求信息库,精准连接劳资双方多样需求,制作零工市场“电子地图”,有利于打造“即时快招”“一站式、全天候、不打烊”等服务模式。

应当看到,零工市场就业门槛相对较低,由于劳动者流动性强、工作碎片化、劳动关系较为复杂,面临监管困难、抗风险能力较差、恶意欠薪、劳动者权益保障不足等问题。这亟须创新工作机制,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公共服务体系。有关部门尤其要依法依规压实监管责任,畅通权益维护渠道,推动公平就业、劳动者权益维护。比如,深圳推动出台《深圳经济特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通过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切实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不仅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也提升了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梁修明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学就创国际"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学就创国际”,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