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2月1日讯(通讯员 苏微)11月30日一早,66岁的康师傅走进了位于资江一桥桥洞的湖南省双清区“零工驿站”,登记了就业需求的他就坐在旁边的零工之家,等待着一个合适的工作机会。他平时以打散工为主,第一次进“零工驿站”的他感到很惊喜。
走进这家“零工驿站”,座椅、饮水机、急救药箱、卫生间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LED电子屏滚动播放岗位信息……灵活就业人员轻松“坐享”温情服务。
随着双清区首家“零工驿站”投入使用,像康师傅这样的零工人员,正在逐渐告别过去的“艰苦岁月”。
泥湾及其周边原先是个河沙码头,有大量外地务工人员聚集在此。零工人员普遍面临着信息不通、找不到活干、没歇脚的地方等现实问题,严重影响着他们的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此前,每天都有近300位零散务工人员自发聚集在资江一桥、水府庙、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等地‘趴活儿’,不仅要遭受严寒酷暑,还存在道路安全隐患。”双清区人社局工作人员说。
如今,“马路零工”摇身一变,换了模样,变了气质。“感觉很温暖,就跟自己家里一样。”提起零工驿站,康师傅赞不绝口。
“零工驿站就像是一个中介所,免费为供需双方搭建信息平台,依托‘线上+线下’,为用工者和求职者提供“点对点”精准对接服务,进一步推动灵活人员实现就近就地快速就业,缓解个人求职难,企业‘用工荒’。”双清区零工驿站负责人李静说。
零工驿站采取线上零工平台系统+线下零工平台驿站相结合模式,“线上”充分利用“邵阳市双清区就业服务中心”公众号或双清就业网,多渠道归集更新零工岗位信息、统一发布至零工驿站招聘网站,求职者动动手指,足不出户即可完成咨询和应聘。“线下”配备专职人员,为辖区内灵活就业者和用工单位提供公共就业服务。同时,在“零工驿站”旁设置“零工之家”,让驿站成为灵活就业人员的信息库、歇脚地、加油站。
“驿站后期还会常态化开展招聘活动,主动上门与企业对接,收集更多岗位信息,并做好零工服务工作,让大家都能找到好工作。”李静补充道,零工驿站自11月中旬试运营以来,该驿站收集岗位信息200余条,涉及50余家用工主体,登记零工人员信息近200个,帮助30余名零工人员初步达成就业意向。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学就创国际"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学就创国际”,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