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春城讯11月30日,记者从云南中医药大学获悉,由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举办的“药祖桐君杯”第三届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浙江省桐庐县落下帷幕,云南中医药大学两项创新创业参赛项目获得金奖。
经过激烈角逐,云南中医药大学参赛项目“药灵商‘鸡’——非凡标准化区域性融合链式养殖的开创者”(以下简称“药灵商‘鸡’”项目)获创新创意赛道金奖。参赛项目“游子‘当归’——乌蒙地区中药材种销一体化服务领航者”(以下简称“游子‘当归’项目”)获红旅赛道金奖,取得本项赛事的历史最好成绩。
“药灵商‘鸡’”项目负责人姚金玲是云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2022级研究生。他在市场调查中发现,活鸡交易市场存在4个痛点:养殖户存活率低、用药率高,用户买不到无激素鸡,分销户价格波动大,种植户价格低而不想收割。为此萌生了实施“药灵商‘鸡’”养殖项目的想法。
项目结合云南特色民族医药傣医药和彝族医药,用中药配方七调十喂,君臣佐使搭配,清消补强抗五位一体融合辩证配比喂鸡。药灵鸡选用品种为瑶鸡和独龙鸡,隔代杂交4次,最终具有红肉发达、鸡胃小、重量大、成活率高的特点。让鸡主动喝药汤,用中药代替疫苗、抗生素、生长激素,目前团队已经研发出6种中药配方替代疫苗,3个配方替代抗生素。用独特的养殖模式养鸡,养殖周期8个月,8个地块,每一地块种植药材不一样,喂养时间配方,每一只鸡都要经过8个地块的养殖,最终上市。
目前与华润万家等28家超市,150家餐饮公司,美团优选,3个直播团队合作售卖,年售卖10万余只,年营业额达882.3万元。公司直接带动就业96人,间接带动就业570人,先后带动学校1800名同学勤工俭学。获得贵州省总代理碧游集团470万元投资。
“游子‘当归’”项目市场推广负责人姜圆,是中药学院2020级研究生,创业初心就是想在乡村振兴行动中贡献青年力量,践行“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服务百姓家”的情怀。读研期间在学院黄衡宇教授团队的支持下,与云南省禄劝县中药材产业科技特派团专家们共同参与到禄劝县“一县一业”中药材当归的产业化链条中。
项目团队搭建了当归种销一体化服务平台,通过村集体经济与当地农户签订订单化种植采购合作协议,为当地农户提供培育的优质多倍体脱毒种苗“云归1号”,减低病虫害的同时提供科学有效的配肥方案,大幅度提高了产量。2022年12月2日,团队与省科技特派团在当归示范栽培基地召开现场测产会,测产结果亩产1250公斤,以每公斤15元计算,亩产值18750元。按最低亩产800公斤、价格每公斤12元到15元,种当归的亩产值已过万元,是之前村民种洋芋收入的3倍到4倍。洋芋“变”当归,收入翻几番,农民都乐开了花。项目为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仅在禄劝县马鹿塘乡种植当归1300多亩,累计带动周边地区1030人、301户农户创业就业,127户农户返乡就业创业,实现合作农户家庭增收五六万元,多的可达到十余万元。
此次大赛中,云南中医药大学老师曹磊获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突出贡献奖”,老师贺森、金亚菊分别获评“创新创业项目优秀指导教师”,老师李甲英获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先进个人”。
本次大赛优异成绩的取得,彰显了学校近年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科学研究等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效,是学校不断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中医药文化传承相融合,引导青年学生不断提升创新意识,主动投身健康中国、乡村振兴建设,积极探索实践育人新模式的成果。
下一步,学校将不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完善激励措施,“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水平,为学校人才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彩。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晓莉
责编:李晓梅
编审:符亚丽
终审:周健军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学就创国际"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学就创国际”,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