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香四溢,硕果累累。走进新沂市书忠水蜜桃产业园,一个个青涩的幼桃初探枝头,长势喜人。5月初,桃农抢抓时节,忙着给初长的桃子抢包套袋,穿上“新衣”,为丰产丰收打下基础。这背后,凝聚着一个默默耕耘的农业科技团队的心血与汗水。近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10名师生走进江苏省新沂市高流镇老范村,为这里的桃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青年学子为“家乡急”,选择投身农业
何理,来自江苏新沂老范村。从小,他就生长在桃园里,穿梭于桃林间。桃树常年的病虫害侵扰,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21年9月,他毅然决然选择了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林业技术专业,想学好农业科技,为家乡的桃农们解决实际问题:如何真正有效地少施肥、增产量。
入校后,何理就加入了绿色防控团队。在老师的带领下,他穿梭于实验室和田间。他从“健康桃树”的环境中分离纯化出大量内生真菌,经过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及致病力测定,鉴定出这些菌株的种类。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大半年反复试验,最终筛选出了有利于桃树生长和抑制桃树病害的优良菌株,并进行试验推广。
农林院校解“科技愁”,助力“三农”解困
习近平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强调,要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风景园林学院打造先锋“树”人党建品牌,立足专业,强化科研团队建设,组建了彩叶苗木种质资源创新团队、草坪科技创新团队、绿色防控科技团队、木质材料创新与应用团队、园林景观与工程创新团队5个科技创新团队。
学院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类人才的培养,搭建各类平台,通过“青年博士微讲堂” “科研实践技能强化”等举措,引导学生夯实专业基础。历年来,学院教师带领学生开展“全国草原有害生物普查”“江苏森林资源调查”工作,利用专业知识指导处置农林病虫害,参与农业产业规划、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将课题项目立于青山绿水间,将课堂引入田间地头,指导学生将毕业论文书写在“大地”上。
校地合作促“产业旺”,赋能乡村振兴
“桃树上最常见的是流胶、炭疽等病菌,我们希望能少用化肥,既能保障桃子的产量和品质,又能达到绿色环保的效果。” 新沂市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站长程大勇说。在老范村大礼堂,风景园林学院绿色防控团队师生为这里的桃农们带来“桃树病虫害生物防治”知识培训。病虫害防控方向的博士付丹阳从“常见病虫害讲解、土壤改良、有效减少农药使用、绿色防控”等方面进行了细化指导。随后,团队成员来到江苏省桃树病虫害绿色防控基地,在这里,他们将团队在实验室研发的“有利于桃树生长和抑制桃树病害的优良菌剂”在桃树幼苗上进行了试验。
江苏现代农业桃产业技术体系基地主任张宏图给师生们带来了生动的“田间大课”,他说,现在他们已建成6个规范的基地与10余个技术服务示范点,大大加快了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他们希望能加强与高校的科研创新和技术服务合作,也希望能把高校的实验室建在新沂的田间地头,青年学子能学好农业本领,返回家乡,共同为桃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此次绿色防控团队走进江苏新沂,将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对接,真正探索高校科技下乡助推农业生产和乡村振兴的新方法、新路径和新模式,把科研成果落到经济发展上,助力乡村振兴。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学就创国际"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学就创国际”,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